close

    昨天和W去明星咖啡館朝聖了一番。

    明星咖啡館,1949年開始營業,1989年歇業,20047月重新開張。一樓是西點麵包店(是台北市最早的麵包店),二、三樓是咖啡館。七年代許多文藝活動都在此處進行,據說黃春明、陳映禎、白先勇、林懷民等人都曾經是那裡的常客。

陳舊的木桌木椅,不知誰曾經坐過?

 明星咖啡館-3.jpg

 

 

昏黃的小壁燈,白牆上的畫作,暖色系的座椅,這樸實的陳設,有一種讓人安心的氣質

IMG_2855.JPG  

陽光從窗邊射進來,在天花板上投射出美麗的光影

明星咖啡館-2.jpg 

 

這一餐再加上一杯咖啡,五百元有找,對現代的人來說是一個很普通的下午茶。在台灣光復初期,咖啡一杯12元的那個年代,12元已經算是奢侈消費。有些人到咖啡館坐,甚至只能勉強點杯檸檬汁來附擁風雅~~

起司餅.jpg 

    說句實在話,那些在我出生前就活躍於文壇的本土文學作家們,他們的作品對我的文字或情感面影響不大。去明星咖啡館朝聖,只是想要沾染或想像一下那個時代,「文人不孤單」的氛圍。

    當時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很單純,社會上的娛樂方式並不如現在的多元,那些文藝界的頂尖人物圈子其實很小,所以很容易彼此熟識,而某些熱愛文藝的咖啡館老闆,也樂於自己的店讓那些文化人作為交流的場域。

 

    我很羡慕那時候出版社工作的編輯,居然可以點一杯咖啡在咖啡館坐一整天,直接把咖啡館當成編輯室,也當成和作家約見的會客廳。

    現在的出版社,大都有濃濃的上司下屬壓力存在,主編高高在上看不起小編輯,小編輯也不服氣主管的高壓統治;有時出版社社長並不是文人出身,反而是道道地地的生意人,用著生意人的眼光壓抑文人的創意、點子和理念,辦公室裡的出版文化,身在其中根本感受不到一絲絲的文藝氣息。去明星咖啡館,就是去緬懷那個時代出版的純質性,一種單純的人文思維、創意思維,而不是和行銷、威權、利益掛勾的出版異形。

    什麼時候開始,在同一家咖啡館裡消費的人不再互相交談了,這個熱鬧繁華的台北市,人和人之間物理的距離很近,即使坐在鄰桌,互相搭訕的這種行止似乎是大部分的人都無法做到的事,一個人坐在咖啡廳裡,耳朵裡被音樂塞滿,也聽不到鄰座談論的話題,彷彿空氣中有一層無形的牢籠,人就被寂寞地關在自己的座位上,所以即使身畔人聲喧嘩,獨坐的你卻沒有任何的歸屬,你只屬於自己的寂寞。

   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的寂寞,讓我在咖啡館特別能寫出點東西來,能比在家裡更寧靜的寫出整篇超過千字的文章,或是有時候苦思不到文章轉折處的靈感,可以透過一小段旋律或眼前的一片光影而文思泉湧起來。因為孤獨的時候更加的接近自己嗎?

    明星咖啡館全盛時期,文藝青年之間交流的那種熱絡氣氛,我的確是趕不上了,不明白是什麼樣的力量把他們凝聚在一起,而為何在我們這一代的人身上就看不到這樣的凝聚力了。

    前幾天和珍妮花一起趕稿,合作完成一份小刊物,雖然時間壓力有點大,但過程還蠻愉快的。所謂的「一起」,是指兩人一整天同時開著MSN,有稿子的事要討論就即時在線上溝通,或是有誰卡住了寫不出來,用MSN來吐吐苦水或求救。或許,這已經是現代人很奢侈的「一起」寫作的樂趣了?!

    記得幾年前接過兩家出版社的案子,在工作期間,我和兩家出版社的編輯完全使用E-MAIL和電話討論事情,等到案子結束了,稿費結清了,都不曾見過面,至今仍不知道對方長得高短胖瘦。這樣的合作模式,實在很難建立友誼,隨著工作的結束就很快淡忘彼此,幾年後連名字都很難記得起來。

    這或許就是通訊科技帶來的結果,賺到了方便和省時,人情卻愈來愈淡薄。

PS 有興趣多了解明星咖啡館的風華,可以找這本書來看《咖啡時代——台灣咖啡館百年風騷》沈孟穎(遠足文化)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李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